以穴疏心,形与神俱 ——中西医结合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

发布者:中西医结合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5-27浏览次数:23

   暄风五月,草木繁盛。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,深化师生心理健康素养,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,中西医结合学院以“以穴疏心,形与神俱”为主题,从“讲、行、践、享”四个维度出发,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,助力学子以健康心态护航青春梦想。

讲:专题讲座融会贯通,提升心理素养

527日,邀请济医附院中医科徐培斌医生开展题为“中医视角下的情绪调适与压力管理”专题讲座。徐主任结合中医“情志致病”理论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情绪与健康的辩证关系,并现场演示了耳穴按摩、呼吸吐纳等中医特色减压方法。他特别强调,大学生应学会运用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,主动调节情绪、疏解压力,筑牢心理健康防线。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体验,吸引了200余名师生参与,有效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,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。

行:“以穴疏心”工作坊,疏解心灵桎梏

学院华医扶梦”志愿服务队,面向全校师生开展“以穴疏心”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工作坊。活动期间,志愿者每周定期在教学门诊实验室开设实践课堂,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神门、内关、太冲等安神穴位的定位与按摩技巧,并借助脉诊仪、生物反馈设备等工具,帮助参与者实时监测身心状态。工作坊累计服务师生200余人次,通过“手把手教学、心贴心服务”的形式,将中医养生智慧融入心理健康实践,广受好评。

践:21天心灵成长打卡,培育健康根基

为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心理健康的习惯,推出“21天心灵成长打卡计划”。参与者每日通过线上平台记录情绪状态、完成正念冥想、运动锻炼或阅读心理书籍等任务,并分享感悟。活动累计收到打卡记录300余条,评选出“心灵之星”30名。许多学生反馈,打卡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了规律的心理保健意识,学会了用积极行动应对日常压力,真正实现了“从坚持到习惯,从习惯到成长”。

享:“心语心说”故事分享,传递心灵力量

发起“心语心说——我的心灵成长故事”征集活动,鼓励学生以文字、视频形式分享自身克服心理困扰、实现自我突破的经历。活动共收到作品80余份,其中《从焦虑到从容:我与中医结缘》《艾灸温暖了我的冬天》等作品情感真挚,引发广泛共鸣。优秀作品通过学院公众号等多渠道展播,并举办线下分享会,邀请创作者与师生面对面交流,用真实故事传递温暖与力量,营造了“倾听、理解、互助”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。

中西医结合学院以心理健康教育月为契机,创新“中医+心理”特色育人模式,将专业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,切实提升了师生的心理韧性与幸福感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完善“预防干预发展”三级服务体系,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,为构建和谐校园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。